01
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其实是相互滋养。父母总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朋友参加完姥爷的葬礼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听完,我俩一起哭了很久。
在她姥爷快过世的那些日子,胃口很差,每天能吃下的东西少得可怜。于是妈妈到处搜罗姥爷没吃过的东西,给他尝鲜,那天妈妈带去几颗莲雾。姥爷半躺在床上,吃完一颗,又吃了一颗。然后定定地看了妈妈很久,说:“谢谢。” 妈妈以为在说莲雾,漫不经心地回了句,“喜欢你就多吃点,回头我再给你买。”
姥爷说: “谢谢你,做我的孩子。”
“你哥哥姐姐小时候,我没管过,都是你妈一个人在带。你妈生你难产离世,我只好自己带你。才知道,原来养孩子要那么辛苦,可是又真的开心。
妈妈听着,泪流满面。多次哽咽着:“爸,你别讲了。”
可姥爷说,“我再不说,就没时间了。”
第二天,姥爷就去了。
姥爷去后,妈妈无意中拿起姥爷吃剩下的莲雾,才咬了一口,就酸得掉下了眼泪,然后妈妈又哭了很久。
姥爷因为养育妈妈而学会了爱,妈妈赡养他,又让他感受到了如何被爱。他这一句“谢谢”,是人间最美的温情。姥爷早年丧妻,再未重娶,自己带大四个孩子,期间还曾被打为右派,一生可谓坎坷。可他去时,却安详又幸福。孩子对他来说,大概也是活着的意义吧。
02
夏天时,林立的父母来北京玩了几天,他请了年假,全程陪同。父母从乡下来到首都,眼睛看什么都好,玩得也特别开心。父母回去时,他又买了许多特产,让他们大包小裹带着。
妈妈给他电话,说带回去的特产都给邻居亲戚们分了,大家都夸好吃,还很羡慕他们能来北京玩,语气里满是骄傲。
这时,爸爸抢过电话,声音听起来醉醺醺的,“立仔,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们这辈子也吃不上北京的好吃的,也不可能去看天安门,看长城!爸爸!高兴!”
父亲对他向来严肃,几乎从没夸过他。他考上大学那次,父亲也只是绷着脸,说了一句,“万里长城才走了第一步。”
父亲夸他,亲自和他说谢谢,说自己高兴,这还是第一次。他明白,其实自己早已经变成了父母的双腿和双眼:他去了他们没去过的地方,看了他们没看过的风景。
因此,自己也可以给父母打开新的世界,给他们分享自己的见闻,也找机会带他们亲自看看听听。
03
我曾经是个特别叛逆的小孩。
因为父母对我太过严格,我总觉得他们不够爱我。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咬着牙发誓,以后一定要努力,远离爸妈的城市,远离他们的束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后来,我终于得偿所愿,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一度我曾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无比正确。直到后来我生了孩子,在无数次筋疲力尽的哄睡中,在孩子生病时焦头烂额的陪伴中,我总能看到妈妈将幼时的我抱在怀中微笑的样子。原来,我也曾被温柔对待,只是,都忘记了。
后来,我的孩子长大,学会了交流,学会了捣蛋,也学会了叛逆。当我控制不住自己冲他大发雷霆时,我的意识总是及时跳出来提醒我:看,你变成了你父母当初的样子。
原来,我并不比父母高明多少。在繁琐家务的磨练中,在和孩子的交锋中,我开始回忆父母曾面对的生活:那个年代,赚钱不容易,生活不便捷。
爸爸的世界里只有一个问题:怎么才能给孩子们赚到更多的钱?而妈妈,每天要生火做饭,洗碗洗衣,指导孩子写作业,闲时还要给三个孩子打毛衣做衣服。
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他们还为我们争取到一个又一个受更好教育的机会。
终于,我心中的戾气渐渐消失,日渐浓厚的,是对孩子和父母的爱意。我也终于明白:原来孩子,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这些庸碌愚蠢的大人的。
他们赤条条地来,却带着生活的真相:他们总是保持索取的姿态,却总在不觉中,弥补了大人心中的空缺。他们带着我们重新过一次童年,引领我们忆起曾经拥有的爱和丰盛。这时,我们的人生才真正变得完整。
04
曾经有一首叫《挑妈妈》的诗走红网络,戳中了无数人的泪腺。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因为我们足够好,孩子才选中了我们做他的父母,这本身就是盛大的恩典。
而借由孩子,我们将童年重演一遍,拾起被遗忘的幸福,补全日渐残缺的灵魂。呕心沥血地教养孩子,最后发现,一起长大的还有自己。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
评论:如果不能觉察,家族的负能量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有不少父母为孩子付出很多精力和心血,但孩子并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于是有一些父母就很失望痛心,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不懂感恩,无情无义,然而事实真相并不是这样。
不管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你精心“栽培”的结果。有的父母栽培的技术很好,孩子就像高大挺拔的树木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重大贡献的人。有的父母虽然也很用心,但是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和理念有严重错误,于是孩子的人格出现扭曲,性格有严重缺陷。
其实孩子的人格和性格出问题就是在告诉父母:“爸爸妈妈,你们的心灵出问题了,我爱你们,我希望你们的心灵能成长到更高的境界,于是我用人格和性格出现扭曲的方式来提醒你们,希望你们能领悟。如果你们不能理解和领悟,我会继续用更痛苦的方式逼迫你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直到你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愿意改变自己,你们的痛苦才会减轻或渐渐消失。”
每个孩子都像一颗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种子,这颗种子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潜力,最终能不能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长成大树,取决于父母是怎样的栽培。父母需要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除虫的时候除虫,该让树苗经历狂风暴雨锻炼的时候就它让接受锻炼。但有的父母在该施肥的时候不给予施肥,他们认为他们种的“树木”不必施肥就应该长得高高大大的,或者他们也认为施肥重要,但是没有肥枓可施。
就像一些父母也知道要尊重孩子,要关心和鼓励孩子,要对孩子耐心温和,但是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内心的负能量太重了。内心的负能量让他们的行为喜怒无常,大起大落,这就是缺少爱的能力。其实缺少爱的能力的人还是挺多的。当内心负能量很重的时候,能控制自己不发脾气就很不错了。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能不下暴雨就很不错了,就别指望还有明丽的阳光了。
痛苦是心灵成长的催化剂,如果总是顺心如意,人的心灵是很肤浅的。事实上不可能总是顺心如意的。痛苦与快乐就是交响乐一样,总是痛苦或总是快乐是不可能的,作家写一本小说,如果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观众会喜欢看吗?如果一场电影没有曲折的故事,总是快快乐乐地玩耍吃东西,会有人喜欢看吗?一条江河如果没有落差,水总是平平顺顺地流动,能有波澜壮阔的气势吗?孩子需要感谢父母的付出,哪怕父母有时候很无知愚昧伤害了我们,也得感谢他们,因为无知者无罪。
感谢父母是一回事,活出自我又是一回事,不能因为感谢父母就过度压抑自己,要活出自我,同时也要想办法帮助父母成长。父母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是付出者,孩子是收获者。事实上,付出与得到总是相互的。比如父母养育孩子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或心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得到了很多成就感、价值感,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生活因此变得更有意义,孩子对父母依恋或崇拜的眼神,那是给予父母最高质量的精神财富。
图片169: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
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的内容。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这其实是在杀死孩子的精神生命,孩子精神上会变得非常虚弱。
很多有网瘾的孩子,要么是家里没有温暧,要么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家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他们的“监狱”。所谓的网瘾,不过是他们从一个糟糕的“监狱”逃到一个糟糕程度较轻的“监狱”而已。
图片65: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所受到的创伤。例如,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期待被关怀和拥抱,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我们会受到伤害,本能地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
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我”。
图片198: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
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
家长失信于孩子,害处相当大,一是这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二是家长会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因为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他的欲望会大到你不得不拒绝,到那时,他受到的打击就大了。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在批评或惩罚之后,施以温情是必要的。这样等于告诉孩子,大人否定的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孩子的错误行为,管教要有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