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0岁的单身女性C很不喜欢自己的性格,她很羡慕那些心态平和的人,她很想改变自己,但是她不愿意通过调整心态来改变自己,而是想通过催眠心理治疗来改变自己。她最大的问题是怨恨,怨恨最重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和前男友。我说通过催眠治疗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得通过心理咨询调整心态才行。她知道要她改变思维模式,同时还得花钱,她不干了。
她恨父母的理由是:父母的性格很不好,特别是妈妈的性格很不好,让她潜移默化地习得了妈妈的性格,导致她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出问题,如今四十岁了,还是单身,还没有男朋友。
C生长在城里,是独生女,父母都是工人,母亲说话直来直去,很尖酸刻薄,说话完全不顾别人的面子和感受,想怎样说就怎样说,妈妈的人缘很不好。爸爸也不会说话,但爸爸没有妈妈那么尖酸刻薄,爸爸比较老实。C小的时候经常被父母当着别人的面贬低挖苦,导致C的性格很分裂,双重性格很明显,内心有很自卑的一面,也有很清高的一面。不能吃亏,对自己很宽容,对别人很苛刻。
跟第一任男朋友交往持续了一年就分手了。最初第一任男朋友疯狂地追求她,她对这个男朋友只是好感而已,觉得有人这么爱自己,非常享受,于是就同意交往,她的心理动机是这样的:“这个人很爱我很宠我,让我感觉很舒服,我对他仅仅是好感而已,我可以跟他谈恋爱,但我不想那么快跟他结婚,因为我不是很喜欢他,如果我遇到更好的男人,我就离开他,如果我没有遇到更好的男人,就继续跟他交往,因为有人关心照顾总比孤单一个人强。”
在相处的过程中,她经常对男朋友发脾气,经常不尊重男朋友,说话经常不顾男朋友的面子和自尊,动不动就用分手来威胁对方。男朋友要求跟她一起结婚她不同意,一年后男朋友彻底死心了。男朋友到外地工作的时候有了外遇,然后提出分手。C内心不愿意分手,但自尊心很强,同意分手。分手后C非常痛苦,五年后才彻底走出这个阴影。
C经常对男朋友发脾气的心理动机是:“我觉得发脾气很爽很舒服,憋在内心中会很难受,反正他很爱我,不管我怎样发脾气,他都是不会离开我的。我经常说分手来威胁他,因为我相信他不舍得跟我分手的。后来我意识到他对我慢慢冷淡了,我意识到如果我继续乱发脾气,他有可能会不爱我了,但我还是发脾气,因为愤怒憋在心里太难受了。”
后来C也碰到追求者,但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内心明明很自卑,但是找男朋友的眼光又很高,不肯降低标准。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C于是降低标准跟一个男网友恋爱,她其实很看不上这个男网友,但愿意交往,交往之后又重复与前男友交往的模式,经常对男朋友发脾气,经常对男朋友不满。
交往一年之后,男朋友在她最艰难的时候跟她提出分手,然后她又很痛苦,很久很久才走出失恋的阴影。其实第二任男朋友也提出跟她结婚,但她不同意,她不同意的理由是:“我不喜欢这个男朋友,但我也不跟他分手,也不同意跟他结婚,我跟他保持恋爱关系,等什么时候我找到更好的人之后,我才跟他分手,如果我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男人,然后我年纪又大了,我才愿意委屈自己跟他结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部都报。这个女的遭到报应了,因为她太自私了,她总想利用别人,她没想到别人不会总是当傻子。如今她最恨的人是她的妈妈和第二任男朋友。
她恨的理由是:“妈妈我恨你,我讨厌你,你的坏脾气坏性格把我害惨了,你害我性格不好,你害我现在都没有男朋友,我不能释怀,我不能原谅。”她恨男朋友的理由是:“你这个男人,我恨你,你为什么要跟我分手?你为什么在我最艰难的时候跟我分手?你既然不能永远爱我,你当初为什么要跟我谈恋爱?”
唯有改变思维模式,唯有改变观念,唯有站在别人的角度立场看问题,同时体谅宽容别人,才有可能化解怨恨,化解了怨恨,幸福才会降临,否则会继续恶性循环,甚至一辈子都无法结婚。
图片231: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
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而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它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而忽视了其它,这种过度的重视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使人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
图片190:两性之间的差异
两性之间的差异:
女性通常追求一种相互承诺的情爱关系,并以此作为最终目标;男性则不然,他会认为,接近目标的过程才是最为精彩刺激的。
面对压力,男人需要冷静,需要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休息,考虑对策;女人需要倾诉,需要静静地听她诉说、哭泣,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
男人有了婚外恋,回家会对妻子更好;女人有了婚外恋,看丈夫怎么也不顺眼。
很多时候,男人的性需求并非生理发泄那么简单,而是出于征服的目的,甚至包含着一丝仇恨,想通过驾驭弱者获得尊贵感。
图片65: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所受到的创伤。例如,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期待被关怀和拥抱,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我们会受到伤害,本能地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
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我”,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我”。
图片58:你的思想是什么形状,生命就是什么形状
你的生活有两个方面,它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可视的又是隐形的,是思想的集合又是思想在外在环境中的体现。所以,不论你在潜意识中刻入了什么想法,你都会在客观的环境、状态或者事件中体会到它们的存在。
当生命的泉水流经你的时候,你的思想是什么形状,生命就是什么形状。想好事,来好事。想坏事,来坏事。每天想的是什么,你身上就发生什么。
图片148:心理治疗就是引导一个人看到他所看不见的盲点或误区
心理治疗就是引导一个人看到他所看不见的盲点或误区,或是他不敢面对、害怕面对的那些点,带领他重新去认识、看待、解释那些事情,引导他看到自己问题的答案,并一一去面对穿越,如此郁积的能量就流动释放了。
心理治疗就是了解伤在哪里,伤是怎样形成的,伤害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对个体有什么影响,去反思,去觉察,把伤的原因消除,伤口就能自行愈合。
只要改变过去的因,就可以改变现在的果,而且不会让自己重蹈覆辙。当阴影消除了,心态调整了,正面暗示习惯形成了,应对能力提升了,形成放松轻松自然的感觉习惯了,人就正常了。